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新增勞動力中的70%由職業院校培養輸送,全省職業院校每年面向區域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海洋強省等開展技能培訓200多萬人次,在疫情嚴重和企業用工吃緊時期組織動員30多萬名職校學生支持上千家企業復工復產……
這是近年來我省職業教育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擔當作為的一個側面。
***以來,我省職業教育主動服務山東現代化強省戰略,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計民生大局,為新舊動能轉換、技術升級迭代和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提供人力、技術支撐,彰顯了山東職業教育的勇氣和擔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融入現代化強省建設
2月22日,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與省教育廳簽署《助力山東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金融支持職業院校加快建設、現代制造業專項人才獎勵計劃支持等9個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在此之前,省教育廳支持全省100多所職業院校與華為、騰訊、京東、西門子等數十家知名大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全力推動職業教育融入現代化強省建設大局之中。
我省一方面根植山東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省份的產業沃土,一方面著力為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升級提供強力支撐,分專業集群成立了23個省級行指委,涉及機械、新能源與材料、建筑、電子信息、化工、交通運輸、海洋與漁業、農林水利、旅游、紡織服裝、衛生等。
同時,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教育模式、人才培養質量“融入”并“沉浸”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淘汰過剩、過時專業,增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推動專業鏈融入產業鏈。目前,全省中職、高職設置專業點分別為3418個、4082個,覆蓋我省國民經濟各領域。
全省與行業協會以及“頭部”企業、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6000多家企業合作,以能力遞進為主線,開發了322個專業教學標準,一體化設計147個中職與高職、中職與本科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資源納入教材,基本形成了既分層分類又系統銜接、覆蓋各主干專業的課程體系。
據統計,我省每年有70多萬名職業院校畢業生走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成為新舊動能轉換人才支撐的“生力軍”“頂梁柱”,為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了不可或缺的職教力量。
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
8月30日,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校企協同創新人才研討會在山東路創業總部舉辦。研討會以“人工智能創新篇,校企合作育英才”為主題,政、校、行、企共商服務青島經濟轉型升級的策略和路徑。
“這次研討會為青島市乃至全國人工智能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新模式、產學研深度融合提供了多樣化的思路和解決方法。”青島工程職業學院副院長高橋說,人工智能作為青島市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是政府主抓的產業方向,職業教育聞“風”而動,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青島戰略發展大局之中。
***以來,我省職業教育以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己任,彰顯了職業教育的“大氣魄”“大手筆”。
“我們堅持‘與城市共生長’理念,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把先進的生產實踐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把教育資源嵌入產業、企業,形成了全方位對接區域產業發展的辦學格局,成為日照乃至周邊城市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重要動力源泉和活力因素?!比照章殬I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馮新廣說,他們開設了城市發展急需專業51個,從“海里”的水產養殖,到“陸上”的汽車智造,再到“空中”的通用航空,全方位、立體化為日照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引領、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濱州,濱州職業學院聚焦“實業濱州”轉型升級,將產業需求作為人才培養的首要方向,專業設置與本地產業匹配度提升到75%,與行業領軍企業共建專業比例達21%,畢業生本地就業率、專業對口率、企業滿意度均超過85%?!盀I職一直是這座城市發展進程中的‘尖刀班’,濱州始終是濱職改革發展的堅強后盾與豐厚土壤?!闭勂鸪切H诤习l展,該校黨委書記楊光軍感慨道。
在濰坊,山東科技職業學院2018級歌爾匠造班學生李煥玲受益于產教融合模式,剛參加工作就已經負責比較復雜的smt數字化二車間貼片設備的調維工作。她說,由于理論學習與崗位實*“零距離”,她對企業環境和生產流程適應得非???,一畢業就能進入工作狀態。
該校牽手企業共建產業學院14個,凝練形成了歌爾產業學院“雙主體、三環境、四階段”人才培養模式、西門子產業學院 “崗課賽證”四位一體融通培養模式等應用型職業教育全生態模式10余個,蹚出了一條校企共建共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據介紹,我省還圍繞區域發展規劃、產業結構特點、行業人才需求,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聯盟)191個,參與行業企業1.2萬余家,覆蓋加工制造、軌道交通等十幾個產業(群),其中有22個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促進了區域間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
融入鄉村振興大業
今年這個暑期,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的山東省職業教育王煜琴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煜琴帶領團隊在諸城市“永輝鄉間”開展了系列“智慧服務”培訓。這已是王煜琴第四十次來到這里。而“永輝鄉間”在她和團隊成員們的精心打造下,也由單一果品種植發展成為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帶動了鄉村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用“智慧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是王煜琴為自己定下的目標。2019年以來,她帶領團隊發揮文旅行業的專業優勢,先后智力服務諸城市、高密市、郯城縣、平陰縣等地方政府和企業,助力當地發展多種業態,讓老百姓穩步踏入由“綠水青山”邁向“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新征程。
5月21日,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教授李舫帶領團隊6人先后到高密市六和養殖有限公司、高密市獸醫實驗室、格瑞生態農業公司、盛德**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指導,現場解決了疫病預防、實驗室建設、健康養殖等17個問題,受到企業和養殖戶的熱烈歡迎。
作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李舫多年來一直從事畜禽疫病防控的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工作,利用專業知識為鄉村振興和全省畜牧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從2019年起,我省分兩批成立了300個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在推進實用技術研發、科研成果轉化、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張長峰博士帶領的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團隊研發的“農產品冷鏈物流品控技術方法”成果,幫助**老區蒙陰縣解決了**易腐爛、不能長期儲存的“卡脖子”難題,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和老區經濟發展。蒙陰縣將**出口至阿聯酋、新加坡、泰國、俄羅斯等國,創造了**貯藏3個月不爛果、保鮮期延長50%以上、好果率接近100%的奇跡。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為鄉村振興描繪出的美麗畫卷。服務于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我省有42所職業院校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農民學院,建設了26個中高職品牌專業(群),開發了畜牧獸醫、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等15個農業類專業教學標準,增強了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的契合度、適應性和貢獻度。2021年,全省有420所職業院校的師生走上田間地頭開展科技和技能幫扶,推動當地企業增產、農戶增收約10.4億元。
與此同時,全省各職業院校積極履行“育訓并舉”辦學職責,“敞開大門”辦班,真心實意“送技術”,開展了鄉村旅游、家政服務、物流配送、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等涉農培訓,年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30萬人次,推動了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今年,我省集中打造了50所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性職業院校,為助力鄉村振興,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山東方案,貢獻職教智慧?!笔〗逃龔d職業教育處處長王志剛說。
(來源:《山東教育報》綜合版)
作者:廉德忠 李勝紅
編輯:白天
審核:王煜玲
馬鞍山衛生學校網站網址貴州省有地質測量專業的中專學校 貴州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河南師大附中2024錄取分數線(河師大附中2024中考錄取分數線)惠州衛生學校招生條件_惠州市衛生學校招生簡章糧食種植專業就業前景(高職種植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黃山2023年比較好且開設有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的中專學校有哪些黃山市技工學校2025年學費多少阜陽市醫藥科技工程學校2023年招生專業